龙骧虎跃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lóng xiāng hǔ yuè,指龙腾飞、虎跳跃的雄壮景象,常用来比喻气势威武、精神振奋的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 龙:
象征威严与力量,常与“虎”并称,代表帝王气象或神异动物。
- 骧:本义为马首昂举,引申为气概威武。
- 虎跃:老虎跳跃,象征勇猛与活力。
整体意象 结合“龙”的威严与“虎”的灵动,形成“龙腾虎跃”这一意象,常用于描绘战场、军队或重大事件中的磅礴气势。
二、成语出处
典故来源:
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中提到“虎跃龙骧,天下震恐”,用以赞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文学运用:在《将相和》等戏剧作品中,也用此成语形容武将的勇猛。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龙腾虎跃、龙骧虎视、虎跃龙骧(后者为成语本身,重复使用)。
反义词: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四、用法与结构
用法:多作谓语、定语,常用于比喻句,如“新军训练有素,军容虎跃龙骧”。
结构:联合式成语,包含两个动宾结构“龙腾”与“虎跃”,需整体理解其协同意义。
五、补充说明
该成语通过龙与虎的意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又蕴含了人文精神,是汉语中兼具具象与抽象美感的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