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圣经是谁翻译成中文的

59

关于《圣经》的中文翻译,涉及多个历史阶段和译者,以下是主要贡献者及译本特点的梳理:

一、早期翻译尝试(1807年前)

景教翻译

元代景教传教士阿罗本等根据叙利亚文《圣经》译出早期中文版本,但现存文献仅散见于敦煌文献。

明清时期

- 葡萄牙传教士阳玛诺(1636年)出版《天主降生圣经直解》(文言文);

- 意大利艾儒略(1642年)翻译《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 法国耶稣会士贺清泰(1790-1813年)翻译《古新圣经》(白话文),是中国天主教第一部全译本。

二、近代系统翻译(1807-1919年)

马礼逊译本

- 苏格兰传教士马礼逊(1804-1823年)受伦敦传道会委托,翻译《神天圣书》(1819年出版),包含新旧约,采用文言文写作。

马士曼译本

- 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马士曼(1822年)与拉沙合译《新遗诏书》(1837年出版),后成为华人地区主要译本。

三、现代修订与普及(1919年后)

和合本翻译

- 1919年,北京教会组织译员团队,在马礼逊、马士曼译本基础上,统一推行《官话和合译本》(新约1906年完成,全本1919年出版),采用白话文,成为流传最广的中文圣经。

新标点和合本

- 1989年,圣经公会对《官话和合本》进行修订,出版《新标点和合本》,采用现代标点和排版。

四、其他重要译本

吕氏译本:

1919年《新遗诏书》作者之一,以直译风格翻译新约;

富善牧师译本:1919年参与《新遗诏书》后期修订,1965年来华后推动《圣经》普及。

总结

《圣经》中文翻译经历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演变,马礼逊、马士曼等传教士是近代系统翻译的奠基人,而和合本及其修订版则是现代中文圣经的代表性译本。不同译本反映了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与宗教需求,共同推动了中国宗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