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不能带宾语的成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副词性成语(独立性强)
这类成语本身表达完整的意思,无需依赖宾语来补充。例如:
视而不见:指不重视或故意忽视,如“他对孩子的教育视而不见”。
司空见惯:形容事物常见,不足为奇,如“这种现象司空见惯”。
信手拈来:形容做事轻松自如,如“他写作时信手拈来经典素材”。
二、不及物动词成语(自动词)
这类成语中的动词本身已包含完整意义,无法直接接宾语。例如:
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地自轻自贱,如“我们不应妄自菲薄”。
肝胆相照:形容忠诚相待,如“朋友间应肝胆相照”。
出奇制胜:用奇策取胜,如“他以出奇制胜的战术击败对手”。
三、固定搭配成语
部分成语为固定搭配,结构上不接受宾语。例如:
不谋而合:形容意见或行动意外一致,如“两人不谋而合地达成协议”。
不期而遇:指意外相遇,如“他们不期而遇在咖啡店”。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如“他对批评充耳不闻”。
四、其他类型
名词性成语:如“朝三暮四”(原指猴子的故事,现比喻常常变卦)。
谓语/定语成语:如“言必信,行必果”(中庸之道,作谓语)。
注意事项
若需表达“对某人/事持某种态度”,需采用“对+成语”的结构,如“对错误行为零容忍”。
部分误用示例(如“妄自菲薄自己”)可通过调整语序(“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或补充说明(“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于成绩”)避免歧义。
以上分类综合了成语的结构特点和用法限制,涵盖常见且典型的不能带宾语的成语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