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答辩陈述记录的填写,需结合学术规范和答辩流程要求,具体可分为以下部分: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答辩人信息 包括姓名、学号、专业、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姓名等。
答辩信息
记录答辩时间、地点及主持人/评委姓名。
二、答辩过程记录(核心内容)
自我陈述部分
- 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阐述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问答环节
- 详细记录评委提问内容(如研究方法可行性、结果分析等);
- 概括答辩者的回答要点,突出逻辑性和创新性。
三、答辩评价(可选附加项)
优点: 研究方法科学、数据详实、结论有据; 不足
建议:加强文献综述深度、改进实验设计。
四、注意事项
准确性:
时间、人名等关键信息需与论文保持一致,避免因记录错误影响评估;
完整性:
尽量完整记录问答内容,必要时补充说明研究过程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条理性:
使用速记符号(如“&”表示“和”)提高效率,确保记录清晰可辨。
示例结构
| 序号 | 时间段 | 内容要点 | 备注 |
|------|--------------|------------------------------|--------------------|
| 一、自我陈述 | 0-10分钟 | 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创新点 | 突出研究价值 |
| 二、问答环节 | 10-40分钟| 评委提问、答辩回答、互动交流 | 记录核心问题及回应 |
| 三、总结陈词 | 40-45分钟| 回顾研究意义、未来展望、感谢致辞 | 简洁明了,呼应研究主题 |
建议填写时使用A4纸,分点记录每个环节内容,完成后请导师审核,确保语言规范、逻辑严谨。不同学校或学科可能对格式有具体要求,建议提前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