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志向相同、道路一致的人,通常用于形容朋友或伙伴之间因价值观、理想和追求高度契合而形成的深厚情感纽带。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志向与道路的契合 “志”指内心目标与理想,“道”指实现目标的途径或信念。当两个人的志向(如职业理想、人生追求)和实现路径(如价值观、行动方式)相同时,便称“志同道合”。
情感纽带的升华
该词不仅强调客观上的相似性,更包含主观上的深度共鸣。这种共鸣超越普通朋友关系,表现为相互理解、支持与精神契合。
二、出处与演变
典故来源: 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伊尹至贱,吕尚至陋,乃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现代引申
三、用法与示例
作谓语或定语 - 例:他们因科研志向志同道合,共同发起创新项目。
- 例:这部作品汇聚了各地志同道合的作家,共同探讨文学新方向。
情感关系的延伸
在男女交往中,常通过“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表达对理想伴侣的期待,强调精神契合的重要性。
四、相关辨析
与“三观不合”的区别: “志同道合”强调共同目标与行动路径,而“三观不合”指价值观、世界观存在根本分歧,是人际关系的潜在障碍。 与“兴趣相投”的关联
兴趣相投是“志同道合”的基础,但后者更强调对理想和目标的深度共鸣。
综上,“志同道合”是描述理想主义伙伴关系的经典表达,既包含客观相似性,更蕴含精神层面的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