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 2478年(截至2025年3月23日)。以下是相关说明:
历史时长
根据多个权威资料,端午节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至2025年3月23日,历史跨度为2478年。
名称与由来
- 端午节因农历五月初五的“午日”得名,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
- 主要传说包括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投汨罗江)、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
- 其他说法认为与驱邪避疫的图腾崇拜有关。
文化意义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兼具祭祀、游艺、保健等多重功能,尤以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最具代表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