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常被用来形容人具有远见卓识和雄心壮志。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字面与结构 “志存高远”为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存高远志”,其中“存”表示树立、存有,“高远”指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深层内涵
该成语强调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有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念和行动力,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出处与典故
典籍来源: 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勉侄书》中的名句:“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历史典故
三、用法与示例
谓语/宾语:
常用于表达决心或评价品格,如“青年当志存高远”“他的理想太志存高远了”。2. 近义词:抱负远大、雄心壮志、前程远大。3. 反义词:好高骛远(指空想而不切实际)。
四、相关建议
实践意义:在个人成长中,志存高远是克服困难、持续进步的动力源泉。- 成长路径:需结合实际制定可行目标,并通过学习提升能力,逐步实现远大志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志存高远”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基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