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千丈”最早形容的是唐代琴师颖师(颖川琴师)的琴声变化。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句诗描绘了颖师弹琴时,琴声由高亢激昂突然转为低沉,犹如从高处跌落,从而引申为声誉、地位等急剧下降的比喻。
补充说明:
成语含义演变
- 最初特指琴声的陡然变化,后泛指地位、声誉等迅速下滑,如“他因贪腐被查,事业一落千丈”。
与其他典故的区别
- 虽然“一落千丈”常与楚国名将共工的典故结合使用,但该典故属于成语的引申义,而非成语的出处。
综上,“一落千丈”最早与颖师的琴艺相关,后演变为形容人生境遇的剧烈变化。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