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匆匆”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频繁往返且节奏紧凑的状态。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 空间上的频繁往返:
指人或物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快速移动,如“他每天来去匆匆赶地铁”。
- 时间上的紧凑节奏:强调动作迅速且连续不断,如“时间过得真匆匆,项目进度紧张”。
引申意义 - 可以形容生活节奏快、任务繁重,如“她最近工作太忙,总是来去匆匆”。
- 在文学作品中,常与时间流逝结合使用,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如朱自清《匆匆》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辨认,但那肥胖的身材,弯曲的背脊,显出衰老,而且布满了皱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匆忙、仓促、急促、急忙。 - 反义词
使用示例 - 描写人物:
她今天来去匆匆,手里还捧着好几份文件,显然有重要会议要参加。
- 描写场景:火车站大厅人来人往,大家都行色匆匆,赶往各自的旅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来回匆匆”通过重复“匆匆”一词,强化了急促、连续的动态感,常用于描绘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或自然现象的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