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录格式要求
基本结构 包含学生基本信息、指导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每次指导的具体内容。
内容要素
- 学生信息: 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 指导过程
- 时间安排:每次指导的具体日期及进度对照。
二、具体填写步骤
首次指导
- 讲解论文选题注意事项,指导文献检索与阅读方法,明确研究方向与计划。
中期检查
- 审核开题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初稿结构设计,强调文献引用规范。
进度跟进
- 定期检查研究进度,包括实验数据、论文草稿等,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修改与定稿
- 对初稿进行多轮审阅,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协助完善文献综述、注释及参考文献。
三、注意事项
时效性
- 每次指导后需在24-48小时内完成记录,确保内容时效性。
规范性
-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描述;使用学校统一模板或格式。
双向沟通
- 记录学生反馈与问题讨论,体现指导互动性,避免单向灌输。
存档要求
- 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如@126.com),纸质版归档于学生档案。
四、示例模板
| 时间 | 地点 | 参与人员 | 指导内容 |
|------------|----------|----------------|--------------------------------------------------------------------------|
| 2023-05-26 | 教室 | 学生、导师 | 论文选题讨论、开题报告指导 |
| 2023-08-16 | 线上会议 | 学生、导师 | 文献检索方法、论文结构设计 |
| 2023-12-05 | 实地指导 | 学生、导师 | 论文修改建议、答辩准备指导 |
五、补充说明
指导记录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需确保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完成初稿后,建议学生自行查重,并根据反馈进行最终修改。
通过规范记录指导过程,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帮助学生系统梳理研究思路,提升论文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