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舍本逐末”是一个成语,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概念 该成语指放弃事物的根本、主要部分,而只追求细枝末节或表面现象,导致主次颠倒。
字面解析
- 舍: 舍弃、放弃 - 本
- 逐:追求、追逐
- 末:枝节、次要部分(如形式、表面现象)
二、用法与结构
句法功能: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感情色彩:贬义词,常用于批评忽视本质、贪图虚荣的行为
搭配示例: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会议中不讨论核心问题,只在细节上争论,属于舍本逐末
三、相关辨析
近义词:避重就轻、本末倒置
反义词:抓住根本、纲举目张
四、出处与典故
古典出处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农业为根本,商业为末业)
- 《江盈科集》:“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学者忘记基础而追求虚无,如同舍本逐末)
现代引申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现代社会中的浮躁现象,如企业过度包装、科研脱离实际等。
五、使用建议
在写作和口语中,该成语可单独使用,如“我们要警惕舍本逐末的倾向”,也可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项目执行中若只关注短期指标,易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