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三十六计”,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三十六计内容
瞒天过海:
如刘备借东风攻占荆州;
围魏救赵:
曹操攻赵,诸葛亮借兵救赵;
借刀杀人:
刘备借刀杀华雄;
以逸待劳:
对应战术而非独立计谋;
擒贼擒王:
直接击溃敌军核心;
趁火打劫:
如火烧赤壁后的追击;
关门捉贼:
截断退路实施包围;
浑水摸鱼:
制造混乱获取情报;
打草惊蛇:
通过行动暴露敌意;
反间计:
如空城计的变体;
笑里藏刀:
表面和善实则暗藏杀机;
顺手牵羊:
趁机夺取利益;
调虎离山:
转移敌军主力;
李代桃僵:
以小失大换取战略主动;
指桑骂槐:
隐晦表达真实意图;
隔岸观火:
坐视敌乱获取利益;
树上开花:
虚张声势迷惑敌军;
暗渡陈仓:
秘密转移军队;
走为上:
避免无谓消耗;
假痴不癫:
伪装弱态迷惑对手;
欲擒故纵:
通过放纵引诱敌人暴露弱点;
釜底抽薪:
切断敌军补给线;
空城计:
以城门大开吓退司马懿;
苦肉计:
通过自残换取信任;
反客为主:
主动掌控战场节奏;
上屋抽梯:
刘琮为保命而设的陷阱;
偷梁换柱:
暗中更换关键要素;
无中生有:
制造假象迷惑敌军;
美人计:
利用美色实施控制;
借尸还魂:
利用他人势力延续存在;
31. 声东击西: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32. 连环计:多策叠加形成战略优势;
33. 假道伐虢:以攻为守的策略。
二、补充说明
争议计谋:部分计谋存在争议,如“隔岸观火”更常与其他计谋结合使用,而非独立存在;
历史原型:部分计谋如“空城计”实际为赵云在汉中之战使用,诸葛亮本人未直接参与;
经典战役关联:草船借箭(声东击西)、火烧赤壁(声东击西+反间计)、七出祁山(持久战策略)等战役中多次运用。
以上内容综合自《三国演义》记载与历史事实,部分细节可能存在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