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儒家经典《大学》中描述修身养性、实现人生目标的六步递进过程,其核心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知止而后定 明确人生目标与边界,才能确立坚定意志。知止并非消极退缩,而是对欲望的理性把控,避免因盲目追求而迷失方向。
定而后能静
志向坚定后,内心才能保持镇定,不受外界干扰。定是静的前提,只有心无旁骛,才能达到真正的宁静。
静而后能安
内心平静带来内心的安定,不被杂念所扰。静是安的基础,只有内心安宁,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平和与满足。
安而后能虑
内心安定后,才能进行周密思考与规划。安是虑的前提,只有心无恐惧与焦虑,才能理性分析问题并制定策略。
虑而后能得
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并取得成果。虑是得的基础,只有科学规划与有效执行,才能实现目标与收获。
总结:
这句话通过五个层次,阐述了从明确目标到最终收获的完整路径,强调内心修养与理性决策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修身理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