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孟子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的重要论据。该句与“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句共同构成孟子关于人生成长规律的论述,强调天将降大任于人时,必先通过各种磨难使其具备担当重任的能力。
全句出处
孟子在《告子下》中提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域,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见《孟子·告子下》第十五章)
核心思想
孟子认为,通过经历饥饿、贫困、挫折等外在困境,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使人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最终成就大业。这种思想体现了孟子“性善论”中通过后天修养实现道德完善的观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