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习俗融合了纪念历史人物、祈福安康与民俗文化,主要包含以下五类: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核心习俗,象征对屈原的纪念。其形状多样(如三角形、锥形),馅料丰富(红枣、豆沙、蛋黄等),南北用料略有差异(北方多芦苇叶,南方多竹叶或荷叶)。
赛龙舟
为纪念屈原投江,楚国人划船驱散鱼群。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南方地区尤为盛行。
挂艾叶与菖蒲
人们将艾叶、菖蒲悬挂于门楣或佩戴香囊,寓意驱邪避瘟、祈求平安。艾叶还具有芳香化湿、行气止痛的功效。
佩香囊与饮雄黄酒
- 香囊内装雄黄、朱砂等药材,可驱虫避瘟,兼具装饰性。 - 雄黄酒(微量)用于杀菌消毒,常涂抹于额头、耳鼻等处。
其他习俗
- 沐兰汤: 用艾叶、菖蒲煮水沐浴,驱散湿热。 - 送蛋
总结:端午节习俗以纪念屈原为核心,兼具祈福、健康与文化传承意义,不同地区因地理、民俗差异形成多样化表现形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