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主要围绕其形象、事迹及性格特点展开,以下为精选分类:
一、形象与性格类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形容利用他人资源后不归还,源自草船借箭典故。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描述其沉思时仿佛已有妙计,体现足智多谋。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通过弹琴暗示心中已有策略,常与“故弄玄虚”连用。
二、经典事迹类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借助智谋从东吴借得十万支箭,体现资源利用技巧。
诸葛亮三顾茅庐—诚心诚意
刘备三次拜访的典故,强调求贤若渴的态度。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因军法严明而斩将,体现刚正不阿的品格。
三、智慧与谋略类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指赤壁之战中借东风的神奇预测,象征高超的军事谋略。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形容其凭借口才说服东吴群臣联合抗曹。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采用“七擒七纵”策略,体现灵活多变的战术。
四、性格缺陷类
诸葛亮娶丑妻—为事业着想
指其舍弃个人情感,专注国家大事。
诸葛亮犯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形容其偶尔的失误与卓越才能形成反差。
五、俗语类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比喻集体智慧可超越个人,源于民间对诸葛亮智慧的推崇。
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瞎能事
形容事后诸葛亮,讽刺空谈而无实际行动。
以上歇后语均基于历史典故或人物性格特征,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