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表达对母亲心疼之情的诗词,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唐代经典
孟郊《游子吟》 - 核心意象:
通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细节,展现母亲对远行子女的牵挂与关爱,以“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孝心难报的感慨。
- 创作背景:孟郊五十岁得官后接母,回忆母亲临行密缝的场景,凸显母爱的深沉。
白居易《慈乌夜啼》 - 核心意象:
以“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比喻子女对母亲的思念,通过夜半啼鸣的乌鸦反衬母爱的哀伤。
二、清代名篇
蒋士铨《岁末到家》
- 核心意象: 通过“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描绘游子归家时母亲缝补寒衣的情景,体现母爱的细腻与牵挂。黄景仁《别老母》
- 核心意象: 以“白发愁看泪眼枯”直抒离别时对母亲的悲痛,结尾“此时有子不如无”以反语强化母爱的伟大。 三、现代延伸 赖智明《哭母诗词》
核心意象:通过“床前悲泪洒,百唤亦无声”等句,将丧母之痛具象化,表达对母亲永恒的思念与愧疚。
四、其他相关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核心意象:虽为悼念亡妻,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可借喻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以上诗词均从不同角度表达对母亲的心疼与思念,涵盖古典与现代创作,可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引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