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嘲商人
商人请唐寅写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流。”唐寅改写为:“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商人因对联幽默反差大而喜爱,成为经典趣事。
苏东坡戏嘲张三影
苏东坡赠联:“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引《莺莺传》典故戏谑张先(张三影)。张先回赠:“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以对仗工整和典故双关成为佳话。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进士家贴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穷秀才加笔改为:“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讽刺意味强烈,引发轰动。
郑板桥断案妙联
郑板桥为受雇教书的老先生作对:“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对出雇主欠款事实,责令其加倍付钱并留用,展现机智断案。
纪晓岚八音对联
纪晓岚乘船遇武士对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他以“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对出,借古人之名讽刺文武差异,对仗巧妙。
这些故事通过巧思、典故或双关语展现对联的趣味性,兼具文化内涵与幽默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