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赞美的芦蒿诗句为: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具体分析:
诗句背景 该诗是苏轼为惠崇的《春江晚景》所作的题跋,描绘了早春江景。前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广为流传,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春江边的生态特征。
芦蒿的象征与作用
- 时令特征: 芦蒿与河豚共同构成早春江景的典型意象,象征万物复苏的生机。 - 食用价值
文化内涵
苏轼通过芦蒿与河豚的结合,不仅描绘自然景观,更隐含对时令更迭的敏锐感知,体现了其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综上,苏轼以芦蒿为载体,将自然观察与生活体验融入诗句,成为其山水诗中兼具画面感与哲理的经典之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