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道家始祖”和“道教教祖”。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整合:
一、基本信息
身份与字号:李耳(古时“老”与“李”同音,“聃”与“耳”同义),字伯阳,谥号聃。
出生地争议:《史记》记载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另一说法称陈国苦县。
二、生平经历
仕途与隐退: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典籍),孔子曾向他问礼。后因天下大乱,骑青牛西行,受关尹喜邀请著《道德经》。
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共81章,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等核心思想,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三、思想成就
核心理念: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强调“无为而治”以缓解社会矛盾;提出辩证法思想,如“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
影响:其思想深刻影响中国哲学、文化及政治,道教将老子尊为“太上老君”,唐朝追认为李姓始祖。
四、争议与传说
身份争议:部分史料称其为“老莱子”或“周太史儋”,但主流记载以李耳为正。
神话色彩:后世传说其晚年隐居邢台广阳山,著述《道德经》,甚至被神化为“太上老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