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生平可以用“奋进、直言、古文运动倡导者”三个关键词概括,具体如下:
一、早年经历与家学背景
出身官宦之家 韩愈出生于河南河阳(今孟州),其高祖、曾祖、祖、父均担任过朝官或地方官,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
三岁丧父,早慧
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他7岁能言,12岁能文,13岁便能作文章,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二、科举与仕途生涯
科举屡试不第
韩愈一生参加科举考试7次,均以失败告终。直至44岁(大历三年)第三次登进士第,但此后仍屡遭贬谪。
官场挫折与政治立场
- 曾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但因参与平定“淮西之乱”后触怒权贵,屡次被贬(如阳山令、潮州刺史)。
- 以直言敢谏著称,曾因谏迎佛骨被宪宗险些处决,后以“勇夺三军帅”平息镇州之乱。
三、文学成就与思想影响
古文运动领袖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从字顺,气盛言宜”,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风,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核心理论贡献
- 提出“文道合一”思想,强调文章应承载道统;
- 倡导“务去陈言”,主张以质朴语言表达真实内容。
代表作品
包括《师说》《马说》《进学解》等名篇,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四、历史地位与后世评价
宋代尊崇: 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思想影响
韩愈的一生,是文学创新与政治斗争交织的缩影,其坚韧品格与卓越成就,至今仍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