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chí chú,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含义
徘徊犹豫 指人因犹豫不决而徘徊不前,例如《陌上桑》中“五马立踟蹰”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
动作特征
既包含身体上的缓慢移动(如“缓行”),也包含心理上的犹豫(如“迟疑”)。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徘徊、踌躇、踯躅 反义词
三、用法示例
文学引用 - 北魏《水经注》:“心踟躕,千载后,不知如。”(形容犹豫不决)
- 唐白居易《食笋》:“且食勿踟躕,南风吹作竹。”(劝慰他人不要犹豫)
现代语境
-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显得有些踟蹰。”(描述心理状态)
- “项目进展缓慢,团队成员开始出现踟蹰情绪。”(描述行为表现)
四、字形与结构
拆分解析:
由“踟”(chí)和“蹰”(chú)组成,均为形声字,本义与徘徊相关。
综上,踟蹰是一个兼具动作与心理描写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微妙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