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梧桐为载体表达伤感情绪的诗句,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整理,以下为常见分类及代表性诗句:
一、离别哀愁类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以梧桐象征孤寂,展现离别后的无尽愁绪。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通过雨打梧桐的意象,烘托深夜离别的痛苦。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以春秋对比,隐喻人生聚散无常的哀感。
二、孤寂寂寥类
郑板桥《咏梧桐》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以梧桐的挺拔反衬孤寂,表达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将梧桐与雨声结合,强化离愁的具象化表达。
三、时光流逝类
贺铸《半死桐》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通过梧桐的衰老象征人生暮年,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以老梧桐暗示历史变迁与个人境遇的交融。
四、意境烘托类
朱庭玉《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通过梧桐与芙蓉的对比,营造凄美秋意氛围。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虽未直接写梧桐,但“空山”意象隐含梧桐等植物的孤寂感。
补充说明: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常与“秋”“雨”“离别”等意象结合,形成独特的抒情空间。如李煜、温庭筠等词人通过梧桐深化了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郑板桥则以独特的视角赋予梧桐生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