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高中后创作的诗词,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诗为唐代孟郊所作,描述其科举高中后的喜悦心情,通过"春风得意"和"一日看尽长安花"等意象展现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二、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以春风为剪刀,将柳叶比作细丝,展现春日生机,虽未直接提及科举,但常被后世文人借喻人生境遇。
三、张九龄《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道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此诗借兰桂之花表达高洁品格,虽非直接描写科举,但体现了文人通过科举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
四、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归隐心境,与科举功名形成对比,但同样反映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五、白居易《对酒》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
白居易借酒消愁,感慨人生短暂与世态炎凉,虽非直接抒发现代科举情怀,但体现了文人对人生境遇的普遍思考。
补充说明:
1. 高中后创作诗词的界定较宽泛,部分作品虽未直接提及科举,但反映了文人对功名、理想生活的追求,故一并收录。
2. 《登科后》因孟郊科举经历与诗句内容的直接关联,成为此类诗的代表作。
3. 其他诗人如贺知章、王维等虽未明确提及科举,但其作品常被后世文人用于激励学子,间接与科举文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