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虎的诗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有赞颂其威严与力量的壮阔之作,也有借喻人生境遇的隐喻性篇章。以下为精选分类整理:
一、赞颂虎的雄浑气势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四》以龙虎意象展现南京的帝王气象,凸显虎的磅礴气势。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以虎喻军威,展现恢弘的战争场面。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杜甫《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昔时尝客游此县》通过细腻笔触描绘虎的神秘美感。
二、借喻人生境遇
"虎头有妙理,谁谓毛颍工"
吴则礼《岩斋》以虎喻哲理,表达对深邃道理的思考。
"虎头虽好郡,朝路忆峥嵘"
曹彦约《张行父大监出镇章贡舣舟来索诗》借虎指代官场,抒发现代官宦情怀。
"心如山上虎,身若仓中鼠"
曹邺《东武吟》以虎喻刚强内心与鼠类怯懦形成对比。
三、隐喻与批判
"虎尾难容足,羊肠易覆轮"
白居易《江南谪居十韵》借虎喻人生险阻,表达谪居生活的无奈。
"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以虎象征永恒守护,隐喻功勋长存。
四、其他经典诗句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辛弃疾《水调歌头》):以虎豹象征边疆危机,展现豪迈气魄。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入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神话色彩浓厚的虎形象,体现李白超凡脱俗的想象力。
补充说明:
《诗经》中虽无直接咏虎诗篇,但《邶风·简兮》中的"执辔如组"等句为后世咏虎诗奠定基础。- 虎在诗词中常与龙、凤等意象结合,如"龙蟠虎踞"成为帝王气象的代名词。以上分类综合了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作品,涵盖了对虎的直接描绘与象征意义,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