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质检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详解

59

一、五大工具

统计过程控制(SPC)

通过统计方法监控生产过程,区分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及时预警异常趋势并采取改善措施,确保过程稳定性。

测量系统分析(MSA)

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系统误差成分(如计量型误差、计数型误差等),确保测量数据可接受。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在产品/过程设计阶段,系统分析各子系统、零部件及程序的潜在失效模式,评估风险并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失效概率。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结构化方法,确定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步骤,促进跨部门协作,避免晚期更改,以最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

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在首批产品发运前,通过技术文件和审核流程验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生产过程稳定性。

二、七大手法

检查表

用于记录和检查项目,快速识别问题点,是问题发现的基础工具。

排列图

通过柱状图展示问题频率,帮助识别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优先解决关键问题。

散布图

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相关性),判断是否存在因果关联。

数据分层法

将数据按类别分层(如时间、设备、人员等),便于分析不同层面的质量差异。

休哈特控制图

监控过程稳定性,通过控制限判断是否异常,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鱼骨图(因果图)

以“结果—原因”结构展开,系统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及根源,辅助制定改进措施。

直方图

展示数据分布情况,帮助理解过程能力及数据集中趋势。

三、工具与手法的关联

SPC与控制图:

SPC通过控制图实现过程监控,控制图是SPC的核心可视化工具。

FMEA与APQP:FMEA在产品设计阶段应用,APQP则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两者结合实现质量预防。

PDCA循环:作为管理工具,与七大手法中的“检查表”“排列图”等结合使用,形成持续改进闭环。

通过系统化应用这些工具与手法,企业可有效提升质量管控水平,降低缺陷率,满足顾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