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心爱之人的诗词,多以亡妻、亡夫或逝去情感为题材,通过白描手法抒发无尽思念。以下为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及赏析:
一、宋代悼亡诗
苏轼《江城子·记梦》 - 原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赏析:以梦境追忆亡妻,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成为悼亡诗的典范。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 原文: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 赏析: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亡妻的愧疚与永恒思念,情感悲壮而决绝。
二、唐代悼亡诗
白居易《长恨歌》 -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赏析: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背景,展现爱情与命运的冲突,被誉为“诗史”。
杜牧《赠别二首》 - 原文: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 赏析:虽为赠别诗,但通过“卷上珠帘总不如”暗示对逝去情感的追思,含蓄而哀婉。
三、其他经典作品
李商隐《无题六首》: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赏析:以“春蚕”“蜡炬”比喻至死不渝的爱情,情感细腻且意象永恒。
纳兰性德《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暮春虽已逝,往事却如初。 - 赏析:借物寄情,表达对亡妻的追念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四、现代悼亡诗
徐志摩《再别康桥》: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赏析:虽为离别诗,但“轻轻”“作别”等词隐含对逝去情感的眷恋,语言优美且意境深远。
总结
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以“生死两隔”“梦中寻觅”等意象表达永恒思念,语言风格从婉约到豪放,情感层次从浅显到深沉。苏轼的《江城子》和元稹的《遣悲怀》是传世经典,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则通过历史案例展现了爱情与悲剧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