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描述劳动场景的是哪首诗

59

一、唐代诗人作品

《悯农·其一》

-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赏析:通过春种秋收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矛盾,表达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悯农·其二》

- 原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赏析:以简洁语言刻画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成为劳动教育的经典教材。

《观刈麦》

-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赏析:描绘麦收时节的繁忙场景,展现农民耐热的辛劳与对丰收的渴望,被誉为“诗史”。

二、宋代诗人作品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 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赏析:通过“昼出耘田夜绩麻”的细节,展现农村生活的自给自足与代际传承。

《乡村四月》

- 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赏析:以“绿遍山原”等意象勾勒乡村春末夏初的繁忙景象,体现农耕文明的节奏感。

三、《诗经》中的劳动描写

《豳风·七月》:记录西周农民全年劳作,展现农奴在寒冬仍需劳作的悲惨境遇。

《伐檀》:通过“伐檀兮,伐檀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表现劳动者对劳动的执着。

四、其他相关作品

《江上渔者》(范仲淹):以“一叶舟”象征渔民与自然的抗争。

《蚕妇》(张俞):通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对比,揭露社会不公。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代劳动场景,既有对个体劳作的细腻刻画,也有对群体劳作的宏观描绘,共同构成中华劳动文化的诗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