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挂红灯笼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古代诗词中的红灯笼意象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以爆竹声、春风、桃符等意象展现新年除旧迎新的场景,虽未直接提及红灯笼,但“千门万户曈曈日”隐含节庆挂灯的习俗。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元稹)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
通过灯笼与香印的对比,描绘寺庙节日的静谧氛围。
《送郤先辈归觐华阴》(李洞)
“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以“红泥落碎椒”隐喻节庆中挂灯笼的喜庆场景。
二、现代创作中的红灯笼意象
《元日》(现代仿古诗)
“大红灯笼高高挂,展望美好新一年!五湖四海同庆贺,全国欢腾笑开颜!”
结合传统诗句与现代语境,突出红灯笼的团圆寓意。
《七律·大红灯笼高高挂》(李吉伟)
“红灯映月高初挂,碧树明霞落欲浮。客情无限歌声朗,年味千般诗景幽。”
通过“红灯映月”“年味千般”等词句,展现红灯笼在现代节日中的文化内涵。
三、其他相关诗句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以边塞风光反衬思乡之情,未涉及红灯笼,但可理解为对归乡者的慰藉。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描绘元宵节灯会盛景,虽未直接写灯笼,但“花千树”隐喻灯笼的绚烂。
注:部分诗句如《元日》《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等虽未直接提及红灯笼,但可通过意象关联理解其文化背景。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适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