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禅师作为元末明初的著名禅师,其代表作《山居诗》最具代表性,被广泛传诵且蕴含深刻禅理。该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展现了禅修者对时空与心境的洞察,具体分析如下:
一、《山居诗》原文与解析
前两句:
“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描绘了万籁俱寂的禅修境界,万种世态在静谧中消融,体现“万法归一”的禅宗思想。
后两句: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通过“闲闲两耳”表达对尘世喧嚣的超脱,以“晨鸡”与“暮钟”象征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规律。
二、核心思想
放下执着:诗中强调“过去事已过去,未来不必预思量”,倡导以当下为重心,超越对过往的悔恨与对未来的焦虑。
活在当下:通过“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展现禅修者对瞬间的专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美好。
三、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全诗未用雕饰之词,却能直击人心,如“闲闲两耳”成为禅宗表达的典型意象。
意象选择:以“晨鸡”“暮钟”“梅子”“栀子”等自然元素营造宁静氛围,强化了禅修的出世意境。
四、历史地位
该诗被多部禅诗集收录,如《石屋山居诗》,并成为禅修者必读的经典,对后世的禅宗发展影响深远。
综上,《山居诗》不仅是石屋禅师的代表作,也是禅宗文学的瑰宝,其思想与艺术成就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