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田园类
1.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自然景观类
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三、边塞风光类
1.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动态景观类
1.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 《望庐山瀑布》(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五、四季特色类
1. 《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 《秋兴八首》(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3. 《踏雪寻梅·其一》(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些诗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