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此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六月西湖骤雨的磅礴气势。乌云如墨汁翻滚未遮住山峦,雨滴如珍珠般跳入船中,风卷残云后湖水恢复平静如镜,展现自然力量与山水交融的壮美。
二、许月卿《六月雨十一首·其一》
原文:麟笔大书六月雨,蝉声静扫一天秋。天河倒挽甲兵洗,地宝咸归秔稻畴。
赏析:诗人以夸张手法表现六月雨的磅礴与及时,将雨比作天河倒挂,洗刷暑气,滋润稻田,蕴含对丰收的祈愿,展现田园诗的独特韵味。
三、仇远《六月雨》
原文:骤雨忽终日,高田知有秋。斜风驱溽暑,平地作交流。
赏析:此诗聚焦六月雨对农作物的滋润作用,通过“高田知有秋”的反差,体现雨与季节更迭的关联,展现农民对丰收的期盼。
四、方回《五月六月雨寒二十余日》
原文:五月今年更索裘,穷山积雨冷于秋。斯须变化真难料,宿昔沉绵幸少瘳。
赏析:虽写五月雨,但通过“积雨冷于秋”的描写,侧面烘托六月雨的持续与猛烈,反映自然气候对农事的影响。
五、赵再可《邦君六月雨应祷》
原文:长夏何堪日日晴,德音优渥遍群氓。楼浦十万家生齿,焚一瓣香;千金六月一雨,万陇稼云横。
赏析:此诗从民生角度赞颂六月雨的恩泽,雨后万家欢喜,稻田云涌,体现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感悟。
其他相关诗作
李商隐《夜雨寄北》:虽写巴山夜雨,但以细腻笔触表现雨夜思念,与倾盆大雨的磅礴感不同。
李清照《如梦令》:描绘春雨对花的影响,与六月雨的意象差异较大。
以上诗作均围绕六月雨展开,或写景壮阔,或寄情田园,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