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落雨连绵不知春

59

关于“落雨连绵不知春,一晴方觉夏深”这一诗句,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喜晴》,全诗为:

```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绵绵中春光易逝、夏日将至的微妙感受,通过梅子成熟、竹笋萌发的意象,展现季节交替的自然规律。

二、诗句含义解析

“连雨不知春去”

阴雨连绵的天气使人们沉浸在湿润的春日氛围中,不知不觉间春光已逝。这种描写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春日拟人化,仿佛春天在雨中悄然隐退。

“一晴方觉夏深”

天气转晴后,突然意识到夏季已深。这一句通过“一晴”与“方觉”的对比,强化了时间流逝的突然感,凸显出春去夏来的快速转换。

三、艺术特色与赏析

对比与反转:

通过雨中春景与晴后夏意的对比,形成鲜明反差,突出季节更迭的敏锐感知。

意象选择:梅子、竹笋等意象既点明时令特征,又隐含诗人对自然循环的哲思。

情感表达:诗句蕴含对时光易逝的淡淡哀愁,也流露出对夏日生机的欣然接纳。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该句常被引申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类似“光阴似箭”的表达。但其核心仍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提醒人们珍惜每个季节的独特韵味。

综上,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春雨与夏晴的瞬间,成为宋代婉约诗中描写时令变迁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