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贺《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以箜篌演奏为载体,通过"昆山玉碎"(形容乐声清脆)、"凤凰叫"(喻指仙乐)等意象,展现声音的震撼力与美感。
二、 白居易《长恨歌》
"霓裳羽衣曲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乐舞场景,"仙乐风飘"和"尽日君王看不足"突显音乐的美妙与令人陶醉的感染力。
三、 秦观《临江仙》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通过"瑟泠泠"的音色描写,表现演奏者情感的传递与音乐的空灵美感。
四、 杜甫《赠花卿》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以夸张手法赞颂乐曲的绝妙,"天上"与"人间"的对比更显其珍贵。
五、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以"绕梁三日"的意象表现歌声的悠扬与持久感染力。
六、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通过比喻手法(如"急雨"、"私语"、"落玉盘"),细腻刻画琵琶声的层次与情感表达。
七、 其他相关诗句
李贺《李凭箜篌引》:同上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白居易《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乐器、场景与修辞手法,展现了声音的美妙与情感共鸣。如需更具体场景的描写,可参考《琵琶行》中对演奏技巧与情感传递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