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贺《崇义里滞雨》
原文:
落寞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赏析:
李贺因雨滞留在长安,诗中充满羁旅愁思。首联“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直接抒发了年少时便怀揣的报国之志与现实无奈的矛盾。颔联“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以寒雨中的衰败景象,隐喻理想与境遇的冲突。尾联“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化了壮志难酬的悲怆感。
二、其他相关诗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通过清晨细雨中的送别场景,烘托离愁别绪,隐含行程受阻的无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以离别场景反衬行程受阻的惆怅,情感细腻且意境深远。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通过人生不同阶段的听雨体验,隐喻因雨耽搁的青春与壮志未酬的遗憾。
三、补充说明
雨与惆怅的关联: 雨在古诗词中常被赋予“寒”“寂”“愁”等意象,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直接烘托低落心境。- 行程受阻的隐喻
以上诗词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共鸣,展现了因雨耽搁行程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