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降初冬时节的诗词,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 元稹《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兽,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赏析:元稹以豪迈笔触描绘霜降时节的萧瑟与寂寥,通过“野豺先祭兽”的典故展现自然规律,同时抒发游子思乡之情。
二、 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赏析:刘长卿借景抒怀,通过“霜降鸿声切”的意象强化秋意,表达羁旅漂泊的无奈与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
三、 白居易《岁晚》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赏析:白居易在诗中融合了时令变化与人生感慨,既有对自然循环的哲思,也隐含自身流离失所的境遇。
四、 其他相关诗词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王冕《舟中杂纪》: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补充说明:霜降作为秋季末尾的节气,常被诗人赋予生命轮回的隐喻。如元稹的“一叶秋”暗示季节更迭的必然,而白居易的“南迁客”则映射人生漂泊的无奈。这些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共同勾勒出霜降时节的独特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