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月蝉鸣七月流火”的完整诗句,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原诗内容
《诗经·豳风·七月》全诗共31行,描述了西周时期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其中包含“六月蝉鸣七月流火”的完整表述,以及后续对农事活动的描写。以下是部分原文节选:
```
六月蝉鸣,七月流火。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二、诗句解析
“七月流火”的含义 该句指农历七月大火星(心宿二)向西落下的自然现象,标志着暑气消退、秋季来临。
全诗结构
诗中按时间顺序描绘了从春耕到秋收的农事活动,如:
- 六月: 蝉鸣声声,农事活动开始(“一之日觱发”); - 七月
- 九月:天气转凉,妇女缝寒衣(“九月授衣”)。
三、其他版本差异
部分版本在诗句顺序或内容上略有差异,但“七月流火”作为核心意象和诗句结构保持一致。例如:
《诗经》原诗以“七月流火”开头,后续描写农事活动;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也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类似表述。
四、总结
“六月蝉鸣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通过自然现象与农事活动展现了西周时期的生产生活,是先秦文学中描写时令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