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山古寺的禅意诗句,综合多篇经典作品,整理如下:
一、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以禅意为核心,通过自然景物营造空灵意境)
二、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禅宗思想与山水结合,体现随性自然)
三、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以清幽山水表达禅意境界)
四、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隐士情怀与禅意生活)
五、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禅修者心境与自然景观交融)
六、其他相关作品
翟毋潜《过融上人兰若》: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贾岛《宿山寺》: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水透疏竹,走月逆行云。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山寺建筑、自然景色及禅修体验,共同营造出深山古寺的禅意氛围。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被公认为禅宗诗歌的典范,而王维、陶渊明等人的作品则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禅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