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诗句
韩琦《迎春花》 >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赏析:以“带雪冲寒”展现迎春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坚韧,后两句更以“非自足”体现其先春报春的使命感。
晏殊《迎春花》
> 浅艳侔莺羽,纤条结兔丝。偏凌早春发,应诮众芳迟。 赏析:用“浅艳”比作黄莺羽毛,“纤条”喻指春藤,突出其早春绽放的特性,与群芳争艳形成对比。
令狐楚《游春词》
>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赏析:通过“一花开”引发春意盎然的联想,虽未直接写迎春花,但隐含其唤醒春光的意象。
二、其他相关诗句
白居易: >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以问答形式赞美迎春花的独特,劝人珍视其早春报春的价值。 刘敞《迎春花》
> 秀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通过对比突显迎春花的低调与坚韧,被誉为“迎春世上名”。
曹彦约《迎春花》:
> 锦作薰笼越样新,迎春犹及送还春。 以“锦作薰笼”形容春色,展现迎春花在送别残冬中的独特作用。
三、迎春花的象征意义
迎春花因早春绽放的特性,常被赋予“报春使者”“坚韧品格”的象征意义。如韩琦诗中“非自足”的表述,既指其生命力顽强,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以上诗句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了迎春花的坚强与独特,既有具象描绘,也有抽象升华,共同构成对这一花卉的诗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