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水乡类
《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
-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 以细腻笔触描绘江南水乡的烟波浩渺与人家烟火气,展现诗意栖居的意境。
《立春日感怀》(清·文映江)
- “锦城丝竹画云端,空里春寒花自开。领略东风情味好,百花争放两三枝。”
- 通过“锦城”(成都)的春日景象,体现山河与人文的交融。
二、山水景观类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以西湖为例,将山水比作美人,传颂千古。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用夸张手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展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
三、边塞风光类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通过“山随平野尽”的辽阔感,体现边塞的壮阔与苍茫。
四、历史山河类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以长江为线索,串联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展现时空交错的宏大感。
这些诗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山河锦绣的多样面貌,既有细腻的江南水乡,也有雄浑的边塞风光,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有人文情怀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