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对茶的雅称丰富多样,既有具象特征的美称,也有抽象意境的称谓。以下是常见的雅称分类及代表诗句:
一、核心雅称
茗 最常见的雅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首次使用,后与“茶”基本通用。宋代苏轼《题慧山泉》诗云:“野客偷煎茗,山僧借净床。”
茶
中唐后成为正名,取代了之前的“荼”。唐代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二、具象特征称谓
仙芽
指鲜嫩茶芽,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称:“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
雀舌
因茶芽形似鸟舌得名,清代乾隆《观采茶作歌》中有:“倾筐雀舌还鹰爪。”
云华/碧霞
分别指云雾中生长的茶和茶汤的碧绿色,元代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写道:“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三、抽象意境称谓
清风使
卢仝《七碗茶诗》中称饮茶后“两腋习习清风生”,喻指超凡脱俗的境界。
甘露/消毒臣
- 甘露: 唐代陆羽《茶经》引《宋录》称茶汤如甘露,李郛《纬文琐语》也称茶为余甘子。 - 消毒臣
四、拟人化称谓
苦口师 晚唐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即兴吟咏》称茶为“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指茶的苦涩特性。
不夜侯
晋代张华《博物志》称茶可“令人少睡”,后成为提神代名词。
五、其他雅称
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称叶嘉(号玉川先生)以茶为友,姚合《品茶诗》亦用此称。 余甘氏
这些雅称通过形态、意境或功能赋予茶以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人对茶的审美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