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景观类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以“大漠”对“长河”,“孤烟”对“落日”,形成边塞苍凉的意境。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白日”与“黄河”、“依山”与“入海”的对仗,展现壮阔山河。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虽为五言绝句,但“明月”对“地上”,“光”对“霜”,对仗工整。
二、人生哲理类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以“落霞”对“秋水”,“孤鹜”对“长天”,意境深远。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对“千里”,“长久”对“婵娟”,情感与自然交融。
三、边塞与战争类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对“胡马”,“飞将”对“度阴山”,充满豪迈气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对“城春”,“山河在”对“草木深”,沉痛表达家国情怀。
四、抒情与送别类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对“西出”,“更尽”对“无故人”,情感真挚。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对“别亦”,“东风”对“百花”,意境哀婉。
这些诗句通过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对仗,展现了自然之美、人生百态或家国情怀,是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经典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