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子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知音典故,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核心含义
伯牙子期指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深厚的友情。伯牙以琴艺闻名,而钟子期能精准理解其琴曲所表达的意境(如《高山流水》象征高山、流水等自然意象)。这种理解超越了世俗的欣赏,达到心灵契合的境界,因此“伯牙子期”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二、典故背景
人物身份 - 伯牙,即俞伯牙,是楚国琴师,擅长演奏《高山流水》等名曲。
- 子期,名徽,字子期,是樵夫出身,以能听懂伯牙琴声著称。
知音寓意
- 伯牙弹琴时,子期能通过音乐理解其心境,如伯牙弹《高山流水》时子期称“善鼓瑟者,志在高山;善吹萧者,志在流水”。
- 此后,伯牙认为再无知音,便摔碎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三、文化影响
友情典范: 后世用“忘年交”形容他们跨越年龄的深厚友情,如李白与贺知章。 艺术象征
四、相关词语
高山流水:原指伯牙的琴曲,后比喻知音或高洁的品格。
破琴绝弦:因失去知音而摔碎琴弦,不再弹琴的典故。
综上,伯牙子期不仅是音乐与友情的象征,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有灵犀”的哲学思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