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凤求凰其二赏析?

59

《凤求凰·其二》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以凤求凰为喻,表达了对卓文君的倾慕与追求。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赏析: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注释

“凤兮凤兮归故乡”:以凤归巢比喻游子思归,隐喻司马相如对故里及卓文君的眷恋。- “时未遇兮无所将”:表达久未遇到知己的怅惘,与后文“今悟升斯堂”形成对比。- “室迩人遐毒我肠”:用夸张手法表现思念之切,"毒"字含苦涩情感。- “交颈为鸳鸯”:以鸳鸯比翼双飞,象征理想伴侣的契合。- “双翼俱起翻高飞”:呼应凤凰的意象,表达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二、艺术特色

比兴手法

以凤凰求偶为主线,融合楚辞的浪漫想象与汉代民歌的质朴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2. 情感表达

语言流畅明快,情感奔放深挚,如“无感我思使余悲”展现相思之苦。3. 结构布局

采用四段式结构,前两段铺垫情感,中间两段直抒相思,结尾以悲怆基调收束。

三、文化内涵

爱情象征

凤凰喻指理想伴侣,求偶过程隐喻对知音的追寻,与后世“金风玉露一相逢”等爱情诗有共鸣。2. 人格投射

相如自比凤,既彰显其才华横溢,也暗示对卓文君的尊重与珍视。3. 历史影响

该诗为《凤求凰》琴谱奠定基础,千百年来被传唱,成为爱情文化的经典范本。

四、相关背景

此诗作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识阶段,正值其被贬期间。卓文君因相如《凤求凰》倾心,后两人私奔并共同生活,但司马相如后期却因宠妃而忽略妻子,这段爱情故事为《白头吟》等作品提供了素材。

综上,《凤求凰·其二》以凤求凰为喻,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与艺术创新,成为汉代文学的瑰宝,至今仍被传颂为爱情与理想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