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空山”“新雨”营造出秋雨后的静谧氛围,明月松影、清泉石流的意象更显朦胧美感,被《中国诗词鉴赏》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
二、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过“梧桐细雨”的意象,将秋雨与词人内心的愁绪融合,雨滴声与心境的共鸣形成独特艺术效果。
三、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以巴山夜雨为背景,寄托对亲情的思念,雨中思念的绵长与温馨形成对比,情感细腻而朦胧。
四、王维《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通过“秋露”“轻罗”等意象,描绘女子在秋雨中思念远人的孤寂心境,氛围朦胧而幽怨。
五、白居易《秋雨夜眠》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以老翁在秋雨中安然入睡的情景,反衬出雨夜的静谧与祥和,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
六、其他相关诗句
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虽未直接写雨,但通过“白云”“寒山”营造出秋雨中的空灵意境)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以芙蓉与秋雨的意象,表达隐秘而深沉的情感)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虽为冬雨,但“风雨”意象与秋雨的萧瑟感相通)
以上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秋雨的朦胧美,既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情感与意境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