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不对仗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59

关于“不对仗的诗句”的定义和示例,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指诗句中两个对应位置的词性、平仄相互对应。在律诗中,对仗要求尤为严格:

词性对应:

名词对名词(如“黄鹂”对“白鹭”)、动词对动词(如“鸣”对“上”)、形容词对形容词(如“翠柳”对“青天”);

平仄对应:

遵循“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的规律。

二、不对仗的诗句类型

律诗中典型的不对仗

- 颔联/颈联出句/对句不对应:

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其中“弃”(动词)与“乱”(动词)虽词性相同,但“昨日”(时间名词)与“今日”(时间名词)的对应不够工整;

- 其他位置不对应:如绝句《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虽对仗工整,但若将“青山”与“白水”对调则不成立。

古体诗中的灵活处理

- 绝句(五言/七言)和古体诗(如古诗、楚辞、乐府诗)不强制要求对仗,例如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云山清晓》中“苍深翠浅瀑峥潺,岂谓讥秦始爱山”未严格对仗。

特殊修辞手法

- 诗人可能通过故意打破对仗来营造意境,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虽形式工整,但通过夸张手法弱化了字面对应。

三、不对仗的诗句示例

李白《行路难》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分析*:虽为律诗,但通过意象叠加强化情感表达,未严格对仗。

李白《送友人》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分析*:对仗工整,但个别字词选择更注重意境而非形式。

四、总结

不对仗的诗句并非全然负面,部分诗人通过突破形式限制实现更高艺术追求。判断是否对仗需结合具体诗体(如五律七律要求严格,绝句古体相对灵活)及创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