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所得已觳”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成语解析
“筚路蓝缕”的含义 - 筚路:
指用荆竹等材料编成的简陋柴车,象征创业条件的艰苦。
- 蓝缕:指破旧的衣服,常与“褴褛”连用,形容极度贫困的穿着。
- 整体比喻驾着简陋工具、穿着破衣开荒拓土的艰苦创业场景。
“所得已觳”的补充说明 - “所得”:
指通过艰苦努力获得的成果。
- “已觳”:为现代人附会的说法,意为“已经看到成效”或“成果显著”,表示经过努力后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 整体可理解为:通过艰苦创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描述楚国先君若敖、蚡冒带领民众开荒拓土的史实,体现其艰苦奋斗的精神。后世以此典故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
三、近义词与用法
近义词:历尽艰险、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开天辟地。
用法:多用于形容创业或开创性工作的艰辛过程,如“科研工作者以筚路蓝缕的精神攻克技术难题”。
四、常见误区
部分人误将“蓝缕”写作“褴褛”,实为望文生义导致,正确写法应为“筚路蓝缕”。
综上,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创业的艰辛与奋斗的意义,既包含物质条件的匮乏,更强调精神层面的坚韧不拔。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