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指定期出版的报刊在正常出版周期外,因突发重大新闻事件而临时增印的新闻纸。其核心特点和含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核心要素 - 时间范围:
在定期出版物(如日报、周报)的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未出版期间发行。 - 目的:迅速报道重大新闻或特殊事件,因未纳入原编号体系,故称“号外”。
引申含义 - 指不为人知的消息或新奇事物引发关注,如电影大事件、社会热点等。
二、历史演变
起源:
最早见于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申报》的临时增刊。- 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仍保留使用习惯,例如1978年中美建交等重大事件曾通过号外报道。
三、特点与作用
时效性强:
针对突发事件,需快速传递信息,弥补常规出版周期的滞后。2. 版面简洁:通常只包含核心信息,如事件概况、官方声明等。3. 传播范围广:因免费赠送或突出宣传,能迅速覆盖大量读者。
四、现代延伸
除传统纸质媒体外,“号外”概念已扩展至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台,用于突发新闻的快速报道。例如,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事件发生时,主流媒体会通过“特别报道”或“紧急通知”形式发布。
综上,号外既是传统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也是信息传播领域中强调时效性和重要性的象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