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登州海市并序苏轼意思?

59

《登州海市并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山水诗,通过描绘登州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与虚幻、自然与人文的哲思。全诗可分为以下三部分理解:

一、海市蜃楼的自然现象描述

现象概述

诗开头提到“登州海市旧矣”,当地人传说海市蜃楼多见于春夏,但因今岁秋冬不再出现。苏轼因未得见而遗憾,于到任第五天便前往祈求,次日便目睹了这一奇观。

虚幻与真实的辩证

苏轼以“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自嘲,承认海市是光线折射形成的自然现象,但因其罕见性仍令人震撼。这种认知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奇观既敬畏又超脱的态度。

二、神灵与人事的关联

祈求与应验

苏轼因“岁寒水冷天地闭”(秋冬海市不现)向东海龙王祈求,龙王“起蛰鞭鱼龙”使海市显现。这一情节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结合,暗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祈求心理。

象征意义

海市的出现被赋予象征意义:龙王的行为既是对苏轼的庇佑,也隐喻着对仁德之士的眷顾。

三、人生哲理的升华

超越世俗的境界

诗中“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满足的价值观,认为真正的追求在于超越凡俗的荣华富贵。

顺应自然的智慧

结尾“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呼应了全诗主题,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如季节变化)的重要性,以及精神满足超越物质层面的境界。

艺术特色

苏轼通过“大楷”“行书”等字体结合,既展现了海市变幻莫测的动态美感,又通过“斜阳”“碧海”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成为宋代山水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