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元日)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元宵节(元夕)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三、清明节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端午节
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杜甫《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五、七夕节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东飞乌鹊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六、中秋节
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今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七、重阳节
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文天祥《九日》:九日枝枝近鬓毛,他席他乡送客杯。
以上诗句均出自权威文学作品,涵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节日的文化内涵。